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一、学院环境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是由天津市政府和中国残联共同创办、我国第一所面向全国招收聋人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1991年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创办特殊教育部,招收第一届聋生;1997 年挂牌成立聋人工学院。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5/43/C5/25BDD2D9573E1617F498C6FE13C_A195B63E_C89D3.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F/E4/50/3E95A6921694CC818E68E16260B_2A7723FF_A92B5.png


二、科研环境

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现有8个实验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实验上机和研究环境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拥有约价值2000万设备,300个PC节点,150个虚拟桌面,集成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教学与实践环境。

艺术设计实验室经投资建设和学院学科建设,实验室设备不断发展改善,现有设备总值1500万,建成了结合聋人特点的服装设计、玩具制作、产品设计、面料染整、饰品设计及服装展示舞台等国内领先的聋人专用艺术设计实验室。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8/25/24/3268302FE9F239701955BC798B6_2DD4ADA5_C89D3.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7/B1/F6/D55EBE79EB0EBA2328310C7F823_31303979_C6735.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A/E3/E6/4347A92887CCBB099E811987E84_8AA8440B_C89D3.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5/B8/43/8C022320979444AF4BDB36660F4_0C82D369_E18D0.png


三、学院发展介绍

聋人工学院学院现有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学院设立1个基础教学部,独立设置4个本科专业。2013年首创“全纳教育”模式,目前设置8个全纳教育专业。2017年首位推免研究生通过选拔赴云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9年获批以单考单招方式面向全国招收电子信息、艺术专业全日制(听障)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9/ED/9E/80E8ED3A3DFE4AB2E40584F1B17_F99EE88A_A4D55.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5/F4/96/12C7070B3C77C1E043F1C02D7BD_AE725B97_9D3E2.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1/00/F0/20CEAB9C347C04B4F1ECB953B30_48E36766_C89D3.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F/57/1F/52CBFBD4BF3328F742E6C893CE3_4B6B7B7F_C89D3.pn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2/FB/55/08BA349C794822041A6A24B10E8_A7FB0772_C89D3.png


作为中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创始院校,学院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胆尝试,教学质量工程成绩显著,拥有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精品课程和天津市教学团队。完成了十几项省部级及以上的教研科研项目,教学改革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研究,积极探索聋人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学模式。《创办有特色的聋人高等工科教育》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发展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采用,《计算机专业手语》填补了国内计算机专业手语的空白。近年来,我院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其中,袁甜甜主持的《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获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项目。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8/F6/8C/0D49E75DF5C2FAA3E089B6D902E_B98EEA4C_322C2.jpg


https://yjs.tjut.edu.cn/__local/2/29/19/45688FD18A992E03F2DE5776949_CD8A3A23_2ABB1.jpg


四、招生专业介绍(具体招生专业以正式公布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计算机技术:

1、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能够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

3、在本学科领域掌握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

4、熟悉国内外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新发展、新动向,具备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独立进行研究、分析和解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从事与计算机技术方面有关的教学、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专门技术维护工作的能力。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

(二)设计专业学位硕士

1、培养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高的创意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以城市人居环境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立足于社会学、艺术学、工程学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与设计实践,高度强调理论研究转化为设计实践的应用能力。

3、以平面视觉与数字媒体设计相关内容为主要研究领域,立足于设计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开展理论研究,强调将之转化为设计实践的应用能力。

依托市级教学团队、市级品牌专业、市级应用型专业的优势,以非遗传承、文化创意、服务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立足于用户需求、产品结构、前瞻性发展预测进行设计研究与实践,在民间工艺非遗传承、生活性消费产品专项研究形成优势。毕业生可进入优秀企事业单位就职或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继续开展研究。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为全日制培养学习方式,学制3年。


五、导师队伍介绍

韩梅:女,教授,理学硕士。曾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我国聋人高等教育结构及就业问题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社会科学项目。主持完成科技部项目“聋人手语动漫教学系统”及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手语电子词典” 的软件开发。指导硕士研究生,本人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李强:男,教授,神经语言学、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方向。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三项,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国家自然、国家社科、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六项,主持、参加完成省部级项目七项。完成研究报告十余篇,SSCI、SCI、EI、核心期刊论文四十余篇,参与编写书籍四部,科委鉴定成果五项。

袁甜甜:女,教授,工学博士,聋人工学院硕士生导师、计算机技术专业负责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家手语和盲文工作专家组成员、CCF高级会员、美国国家聋人工学院访问学者、天津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方面的科研及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等。曾带领学生获得华北五省计算机应用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天津市大学生信息技术“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技术竞赛一等奖。2020年及2023年分别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第四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信息技术组一等奖,发表核心期刊及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局级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科研经费约2200万元,申授发明专利10余项。

薛翠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博士,河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 SCI 检索 4篇,EI 检索 5 篇。主持和参与完成验收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3项,参与工信部重点揭榜项目1项,参与河北省教育厅项目 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 2 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申请专利4项,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省部级竞赛多次,并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荣获第三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博士后揭榜领题赛(技术攻关第一组)三等奖。

陈彧: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后,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访问学者,天津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IEEE会员、APSIPA会员、CCF语音与听觉组专委、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音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语言学会理事。研究兴趣为病理语音生成机理和语言康复系统研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各一项,已发表SSCI、SCI、EI论文多篇。

刘洪波: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特殊教育分会会员,教育部特教园丁奖,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新长征突击手,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研究、文化遗产产业的创意理论与衍生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新研究、环境设计与服务功能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与创新思维研究、服装设计与创新研究,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各一项,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五项,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五项,参与编写完成教材一部,主持在研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在《教育与职业》《艺术与设计》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家及省部级专业设计和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励。

刘虹:女,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特殊教育分会会员,民盟天津市委高教委委员,智联招聘特聘创业导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衍生创新设计研究、文创产品设计及理论研究、地域文化与品牌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研究、基于特殊群体的无障碍设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与创新思维研究;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一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六项,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三项,主持在研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一项。在《美术》《教育与职业》《艺术与设计》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家及省部级设计和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励。

周雅琴: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天津大学文旅部非遗研培计划课程导师。研究方向: 1、文博馆藏资源转化与设计方法研究;2、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创新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天津市艺术科学等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其中CSSCI期刊5篇、核心期刊27篇。撰写专著两本。获得天津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天津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指导学位论文获得“天津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研究生市级科研创新项目获批立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鉴定为“优”,指导学生设计获奖80余项。

王倩: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现任聋人工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和局级课题各一项,并获优秀;主持在研省部级课题两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五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课题、省部级课题各一项;指导学生参加完成各类项目六项。获得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文综组市级二等奖,校级二等奖、三等奖多次。获得全国第六届大艺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国家级三等奖,校级二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及各类期刊公开发表论文近二十篇。指导学生多次在专业领域的设计赛事中获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励。

听障研究生采用“1+双导师”培养布局:学术导师+培养导师+企业导师。






 招生工作 
 培养工作 
 科研环境 
 导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