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媒体报道>>正文

 

【天津市残联】从“追光者”到“引路人”——聋人舞团手语指挥贺开诚
2025-08-21 09:59  


21岁的贺开诚是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二年级学生,4个月前才刚刚学习手语指挥。原本他是以舞蹈演员的身份参与这次艺术汇演,但由于节目编排,需要去掉一名男演员,老师就找到贺开诚,这让他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从最初成功入选的兴奋变成坠入谷底的不安。然而,没过多久,他却迎来了身份的转变——从舞蹈演员变成手语指挥,这让他重振信心。之所以选中他,是因为在男演员中,贺开诚的听力状况相对较好,学习和反应能力也很强,更加适合做指挥手。


对于贺开诚来说,这不仅是身份的改变,更是挑战的升级。从追光者到引路人的转变,比任何舞蹈动作都更难驾驭。以前他只需看着手语动作及时做出反应,而如今他的每一个手势,都要成为舞者的“声源”。贺开诚发现,如果要让演员准确跟上节奏,手语指挥的动作必须要比音乐节奏提前半拍,这与他以往的习惯背道而驰。最初,肌肉记忆总在和新规则较劲,这让贺开诚常常有种挫败感,但他并没有退缩,在老师的指点下,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训练,每一次抬臂,每一次落手,每一个指尖上扬的弧度,贺开诚都经历了上千次的打磨。


之所以愿意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因为音乐和舞蹈在贺开诚的生命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3岁那年,贺开诚植入双侧人工耳蜗,世界在他耳边裂开一道细缝。然而因为听障导致口齿不清,贺开诚朗读和背诵文言文格外费力,语文老师建议他用自己喜欢的音乐给文言文谱上曲,把课文“唱出来”。这个方法十分奏效,很快他就成为班里背诵文言文最快的人,贺开诚也因此更加热爱音乐,后来又被音乐带入舞蹈的世界。但是,因为家境的原因,他没有条件去学习舞蹈,直到两年前考上聋人工学院,加入舞蹈团,梦想终于破土而出。舞蹈团里的朋友们和贺开诚一样,大多是零基础,虽然他们学习舞蹈的过程更苦更难,但每一天大家都在汗水中不断超越自我。舞蹈室里的每一次排练,每一滴汗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贺开诚,让他更加自信乐观,不再惧怕困难。


这场四年一度的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对这次参演的听障学生而言,或许是青春里唯一一次与全国舞台相遇的机会。贺开诚没能以舞者身份站在聚光灯下的遗憾,早已被排练厅里此起彼伏的手语交流稀释。当他的手势带动队形如潮水般起伏,当最后一个动作落下时看见同伴眼中闪烁的光,贺开诚忽然明白:舞台从不止于聚光灯照亮的方寸之地。“一场完美的舞蹈演出,离不开众多幕后人员的努力。从词曲作者、编舞老师,到手语指挥、服化道工作人员,有很多人都在为这场演出默默付出。我们通过努力,共同呈现了一场完美的演出,我感到非常自豪。”


21岁的手掌还带着少年人的稚嫩,却已能稳稳托住整个舞蹈的呼吸,当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贺开诚举起的手臂这才缓缓落下。从追逐舞台光芒的舞者,转变为幕后的无声引路人,贺开诚让我们看到了听障群体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人生的舞台上,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怀热爱、努力付出,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