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改变残疾人生活,助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形势下,加强科技助残,提升助残科技研发应用水平,对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科技强国建设和发展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日前,中国残联推出科技助残典型案例,展示残疾人工作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最新成果。由聋人工学院无障碍智能科技研发团队研发的“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识别翻译系统”入选中国残联科技助残典型案例。
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识别翻译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根据手语的语言学要素和语法语义要求,可实时识别和翻译听力残疾人在开放场景下的连续自然手语,特定场景的翻译准确率可达到97%,将听力残疾人手语表达的信息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传递给健全人,打破残健沟通和融合的“玻璃墙”,在提高残健融合沟通效率、推动国家无障碍建设发展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2020年,该项目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项目。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多模态手语数据集、可识别翻译国家通用手语和普通话的实时交互平台、国家通用手语教学及推荐系统等。
研发成果先后吸引了中国联通、中国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国民航局等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可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民生咨询窗口、大型赛事服务、交通枢纽导览等多类残健融合交流场景,实现更优质的无障碍服务。